3月18日,区语文教研员李慧慧老师、周枫老师,以及中心组的赵永新老师、倪小平老师、沈玉莲老师、向明雄老师来我校单科调研,指导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
上午几位老师共听课10节,下午两位教研员与我校九年级老师、各年级备课组长进行座谈及反馈。
座谈会上,两位教研员首先听取了六、七、八、九年级四位备课组长工作计划交流。
代连城老师重点介绍了本学期六年级名著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实施情况,并提出了结合名著阅读进行朗读大赛的活动设想。周老师就作文教学,提出教师提供的范文和学生写的作文要有联系,不仅是主题的联系,还要有写作要素的联系。李老师指出六年级教材中的作文训练要重新建构,凸显写作能力点。她建议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要思考四个年段怎么落实写作能力的侧重点。李老师还建议把教材推荐阅读和朗读活动结合,聚焦名家名作,整合各项活动。
郝良敏老师介绍了七年级的重点工作:把空中课堂还原成教案;优化设计导学单和作业单;探索单元教学,整合阅读与写作;名著阅读,落实课时和任务。李老师赞同老师们利用空中课堂资源的实践探索精神,但也提出不能拿来主义,要根据学情调整改进。李老师还建议把四年的名著阅读,做成卡片积累,会更有成效。周老师建议导学单、作业单,在为适应学情做减法的同时,应该兼顾能力稍强一些的同学的提升空间,可以加一点开放式的题目。
王丽雅老师介绍了八年级备课组对教材的结构化组元、重点教读篇目选择及价值分析、写作训练序列和重要突破点、作业设计与反馈以及命题研究等方面的思考。李老师认为精细化教学和读写结合,是让她印象深刻的,这体现了八年级老师进行教材重组的意识和聚焦学生学业质量提升的思考。她还指出八年级是素材积累的黄金期,老师们要指导学生做素材积累卡,建立素材库。周老师建议让学生利用假期做成电子版,把素材进行组合。周老师还提出各种活动需要整合,才能让老师减负,学生聚焦,提升效率。
王红玲老师把九年级的重点工作概括为:抓合格率、提优、培中。她说老师一方面要关注语文较薄弱的优秀生;另一方面对于中等生,要多鼓励多指导。她还提出让学生命题、反向改错等激发学生兴趣的新尝试;利用空中课堂,微课视频,模卷分类卷等,加强练习讲评课的研讨;指导学生把随笔变成作文素材,整理个人化的素材库等。李老师和周老师肯定了九年级老师们的努力和用心,并建议老师们找准学生的薄弱点和增长点,在接下来不多的时间里,聚焦中考,为学生的应考做充分的准备。
接下来李老师就上午听课和检查教案、作业的情况做了反馈和建议:
课堂教学:低年级有意识地利用空中课堂;高年级的专题复习,利用区域资源,结构化教学等,都是老师们实践探索精神的表现,值得肯定。但老师们要注意在教学中补充学生活动,落实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设计:课型完整,但缺少个性化修改、学情分析和反思。建议备课组统一格式,方便传承、补充、修改、交流。导学单上的问题设计要有梯度。练习册的使用,要重视:有思维容量的题目和高考接轨,题型的变化,和高考相似,要让学生习惯这种思维容量大的题目。作业单的思维容量需要增加。批改、订正完成之后的再次批改需要加强。
最后周老师、李老师表达了对我校语文学业质量的关注,提出要和我校九年级备课组保持持续的联系和互动,参与大家的研讨,提供给大家一些有针对性的资源。
感谢今天参与单科调研的老师们,你们无私、热忱的帮助,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语文学业质量会有值得期待的未来。